8月29日,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《2025年广东电力市场半年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广东省上半年电力系统在装机结构优化、交易模式创新、绿色能源推广等方面亮点纷呈,储能与绿电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。
电力供应“清洁底色”更浓,光伏装机增长超七成
截至6月底,广东统调电力装机容量达2.423亿千瓦,同比增长18%,其中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。太阳能(光伏)表现尤为突出,装机量同比激增73.3%,占比突破20%;燃气发电装机也实现25.4%的同比增长,而传统燃煤、水电装机则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,电力供应结构向低碳化方向进一步倾斜。
上半年全省总用电量达433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8%,夏季最高用电负荷同步增长9.6%,在用电需求稳步上升的背景下,清洁电力的快速补位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储能灵活参与市场,“低买高卖”实现多重价值
在电力交易领域,储能技术的灵活特性得到充分发挥。上半年广东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累计成交1835亿千瓦时,覆盖九成市场电量,其中储能参与成交2.1亿千瓦时。
共有123家新能源发电企业(149个交易单元)参与现货交易。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交易单元日前总成交电量142.5亿千瓦时,均价255.5厘/千瓦时,实时总成交电量156.7亿千瓦时,均价249.7厘/千瓦时。
独立储能及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日前市场充放电平均价差(放电-充电)195厘/千瓦时;参与现货实时市场,充放电平均价差(放电-充电)177厘/千瓦时。
目前,广东已有9家独立储能企业、1家抽水蓄能企业参与市场交易,储能作为电网“灵活调节器”的角色日益凸显。
绿电交易规模翻倍,跨省交易打通清洁能源输送通道
绿色电力成为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。上半年广东绿电交易成交量达58.4亿千瓦时,同比大幅增长81.7%,越来越多大湾区数据中心、外贸企业等主体主动选择购买风电、光伏等绿色电力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广东成功开展全国首次“跨省跨区绿电交易”,将甘肃、青海等地的风电、光伏电力直接引入省内,打破了地域限制,为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开辟了新路径,也为企业实现“零碳用能”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市场活力持续释放,下半年将加速虚拟电厂落地
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,广东电力市场参与主体规模持续扩大。上半年新增1.5万余家市场主体,累计参与主体近11.5万家,其中用电企业11.4万家(8.5万家参与交易),469家卖电公司主要集中在广深地区(占比超60%)。
政策层面,上半年广东已出台虚拟电厂参与交易的相关规则,推动86家新能源电站接入现货市场;下半年,广东还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参与市场的范围,加快虚拟电厂项目落地,优化交易规则,助力电力市场向更高效、更灵活、更绿色的方向发展。
利鸿网
利鸿网
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